top of page

關鍵時刻不失常!5 個黃金原則駕馭壓力


你是否也常遇到以下情況:

  • 明明練習時都辯才無礙,但是上台報告時卻講得七零八落?

  • 一面對主管就緊張到失常,完全沒有平常的自信與從容?

  • 週日下午就開始陷入收假憂鬱,很想乾脆裝病請假?


根據 1111 人力銀行調查發現,有高達 7 成的人快樂指數平均僅 45 分,多數的上班族似乎都不快樂。但是若對壓力視之不理,長久下來可能會影響你的職場表現,甚至引發身心相關疾病!


究竟該如何面對與管理壓力?現在就學會這 5 個黃金原則:

 

技巧 1:不要刻意想要擺脫焦慮

面對壓力的時候,我們總是很容易先想到失敗或是不好的後果,這也是焦慮的來源。大部分的人會一直告誡自己:「不要緊張」、「不要害怕」。但是研究發現,當你愈是要自己不去想、想要擺脫焦慮,大腦早己經提取出這個訊息,第二步才會去壓抑——也就是說,愈是想要忽略壓力,反而就會一直想。


因此,我們必須學會轉移注意力,與其告訴自己不要緊張焦慮,不如「去注意」什麼。例如在上台報告之前,不要想像自己失敗的慘況,而是注意力放在想像自己成功完成這個任務的景像。

 

技巧 2:利用肢體語言找回自信

當壓力指數攀升時,我們的動作會下意識地愈來愈緊繃,最後變小。面對壓力時,你可以利用肢體語言與姿勢的調整,重新拿回掌控權。


舉例來說,「掌控姿勢」就是放鬆地收緊肩膀,伸展頸部,下巴與胸骨呈一直線。但是不要把它想像成呆板的軍事風格稍息立正,而是想像自己是一個輕盈又優雅的舞台,充滿自信又挺拔。


另一個實用的調整是專注在「撐大身體」,檢視自己是否有出現縮小身體、彎腰駝背、肢體緊繃的狀況,進而伸展身體,避開這些限制。


技巧 3:多用正面肯定的語言

你是否會常用「太笨了」、「什麼都做不好」、「又搞砸了」的語言來形容自己?這些語言可能會摧毀信心,導致自尊低迷。


試著使用「肯定式」吧!以現在式、先發制人的口吻,善用積極正面的詞彙,也就是你「想做」什麼,而不是想要「避免」什麼。例如:

  • 列出你的個人特質,例如:堅定、勤奮,甚至寫下展望。例如「只要我這麼做,就能達成目標。」

  • 用清晰的畫面想像過程,或是能幫助你的過程,例如「只要我花時間調整姿勢,演練起桿,我的揮桿會更一致。」

  • 根據你的能力設定進步的目標,例如:「如果我專心保持好姿勢,姿態放鬆,就能為自己和客戶營造出環境,銷售更為得心應手。」

  • 找出能讓你大顯身手的固定流程,例如:「開會時,要是我能夠站直、肩膀放鬆,看著室內後某個人,就會感覺自己掌控全局。」

 

技巧 4:建立屬自己me time

讓工作壓力變得更糟的原因之一,就是不休息。不論我們的身體或是大腦,都只能承受特定的消耗能量,就需要休息「充電」。根據研究,每 75~90 分鐘休息 15 分鐘,可以幫助人們減輕壓力,甚至是提生產力。


這一原則也適用於工作之外。例如盡可能遠離辦公桌吃午餐、遠距上班時應明確區分工作和休息時間,以便恢復精神,並以清醒的頭腦回來工作。同樣地,我們也應該限制自己在工作時間之外,不要頻繁檢查和回復工作電子郵件,而是分配時間與朋友和家人在一起,鍛煉或專注於任何能讓自己減壓、重新集中注意力的活動。


技巧5:找出你的壓力觸發因子

用一至兩週的時間,記錄導致你產生負面身體、心理或情緒反應的情況、事件和人,並回答以下問題:

  • 當時你在哪裡?

  • 誰也在同一個地方或活動?

  • 你的反應是什麼?

  • 你的感覺是什麼?


然後評估你的壓力清單。你可能會發現導致壓力的明顯原因,例如你發現自己無法掌控工作中的決策,或者你可能被賦予了不明確的期望;你可能還會注意到一些微妙但持久的壓力原因,例如通勤時間長或工作空間不舒服。


一旦確定了壓力觸發因素,你就可以思考如何解決。例如,假設你因為要接兒子放學而耽誤了工作,就可以試著向其他家長或鄰居詢問共同拚車的可能;或者你可能會更早開始工作,縮短午餐時間。



 

資料來源:

 

創新未來學校 推薦課程:


2022/02/13(日) 線上課程 開班!


  • 系統性產品開發架構方法,透過實作演練與個案操作,內化成職場功力。

  • 加入學習社群,獲得人脈連結!


3/17 (四)、3/30 (三) 晚上 8:00 ~ 9:30

免費線上直播課程 兩系列微型讀書會,以書滋養枯燥的靈魂,豐富你的生活,共同打造屬於你的創新未來。

機會難得!快去報名!!


以上課程均視疫情狀況調整,歡迎私訊 LINE@,或關注粉絲團最新資訊!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