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說好一個故事,但記得不要用說的。

已更新:2021年6月28日



洄游在公關/行銷/品牌的潮汐帶,有人曾問我,企劃做的是什麼?我的回答是,我們講故事,我們聽故事,然後我們花時間在這些講述中尋找意義,希望能找到一個共同的線索和主題來指出一個明確的方向。


企劃人是內向的 storyteller,我們用想像力決戰。不僅要與人們的現在產生共鳴、有時甚至要提早預見未來,體現出那些人們自己都沒發現的自我期待。


獨門訣竅呢?


有一種日常讀心術,叫做共情。說起共情/同理心(Empathy),大多數人都認為是對別人的痛苦感同身受的「情緒反應」,或是陪朋友一起哭一起笑的安慰劑;因此共情總是被錯誤歸類到「純感性」的陣營。事實上,共情的「理性面」才是關鍵寶藏。它是情緒腦與思維腦的整合產物,它是溝通學的一把鑰匙。


Photo by Keith NEGLEY


更重要的,它與同情(Sympathy)並不相同。


同情是為了安慰他人,而共情則是理解他人。為了理解他人,共情需要在情緒上保持一定的距離——你要從悲傷、恐懼和憤怒中走出來一點,跟它們產生一定的距離,在這個距離空間裡,你的想法才能對你的感受產生鎮靜的效果,看到事情的全貌。換句話說,要學著與他人的情緒產生連接,但又不會被它們帶跑,要「能先走進去,再退出來」。


唐鳳參加 2017 未來大人物論壇時,被問到「如何跟難溝通的人溝通」,也清楚點出同情與共情的差別:好的溝通是要稍微把自己傾斜,讓自己進入一個願意被對方影響的狀態,但是在心裡面又有一塊空白的地方,留一點點餘裕,隨時回到自己的平衡。設定邊界是為了給對方客觀的回應,為此,我們有必要保持自己的抽離,爭取更多時間去消化,蒐集更多資訊,傾聽更多聲音。


這個既感性又理性的空白地帶,就是共情。


當企劃人學會共情,就掌握了與 TA(Target Audience)溝通的鑰匙。我們並非要與目標受眾情緒同步,相反的,要拒絕企劃時那些過快的主觀認知。


走進去、再退出來。


共情最有力量的說法之一就是「我不知道」。時刻提醒自己,我們目前的了解還不足以讓我們立刻做出判斷。不停歇地去擴充整個畫面,讓故事充分展開。因為表達共情時最重要的元素並不是說出來的言語,而是我們正在溝通的深層信息。


只有這個,故事才有動人的可能性。


D & DEPARTMENT PROJECT

Photo Credit: D&DEPARTMENT


在日本許多優秀的企劃當中,我時常發現共情的尊重與聆聽。


2000 年,作為「長效設計」(Long Life Design)概念的創始人,設計師長岡賢明創立了

D & DEPARTMENT PROJECT,他與他的編輯團隊,旅居日本 47 都道府縣,本著發現地方的精神,逐步重新尋找日本 47 都道府縣內那些被遺忘的職人工藝,開出了日本最有影響力的二手舊貨臻選店。


長岡賢明不僅將目光放在重新發掘舊物的利用空間與新價值,打造一個獨立於日本流行時尚之外的品味循環場。更重要的是,他對本地化設計中的「理解」與「故事」,開啟了人們對地方物品從誕生— 離去 —煥發新生的好奇心與同理心。他花很長的時間與當地製造者們一起,表達對本土的關注。


從《d 設計之旅》深入日本的小地方,《d47 MUSEUM》常設展出日本 47 都道府縣的地域性產品,到《dd 食堂》貼近當地生活的風土餐飲等,都來自長岡賢明深入在地的傾聽與理解。他口中「慢慢地花時間創造的文化」,使他成為一個在商品、職人和買家之間,有溫度的中介人。

森建設(Mori Building)


類似的例子也發生在日本森建設,六本木之丘(Roppongi Hills)造鎮的主導開發商。森建設投資 17 年,讓六本木從治安敗壞的老城紅燈區,脫胎換骨轉型成為日本頂級住商混合圈之一。成功的都市計畫更新並不少見,但森建設口號中的「與當地居民共同思考」可沒在鬧著玩。


我過往因工作關係接觸森建設企劃社,才知道在六本木城市改建計畫敲定「之前」,企劃社員工就已經舉家搬進六本木,與居民共同生活長達一年以上。他們深入鄰里,自己與家人就是六本木居民的一員。從日常生活中了解土地,支援街區活動,英文好的員工閒暇時甚至當起了鄰居孩子的家教。從立案、可行性研究到城市藍圖企劃,森建設逐步建立良好的信賴溝通關係,終於在 2003 年完成涉地 11.6 公頃,是當時日本乃至世界最大規模的民間都更項目。


共情始於理解。但是,共情並不止於理解。共情不是簡單地說一句「我理解你的感受或想法」。那只是這個漫長艱辛過程中的第一步。一旦你有了足夠的信息和理解,就必須將它轉化為思考後的行動。


這份共情與共振,同樣作用在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祭。

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祭(Setouchi Triennale)

Photo Credit: Setouchi Triennale


三年一度的日本藝術盛事,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祭,是一場屬於藝術與建築的烏托邦狂歡派對,以「海洋復興」為核心精神,集結你能想到的當代最知名策展人與藝術家們,將數百件作品散佈在本州、四國、九州三座列島簇擁的內海-瀨戶內 3000 多個小島上。草間彌生、安藤忠雄、杉本博司、妹島和世、Marina Abramovic、James Turrell 等,用他們的語言記錄島的生命與抒情。漸被遺忘的海島群,與平均年齡超過 70 歲的高齡島民,迎接了藝術帶來不可思議的地方創生。展出期間平均吸引 95 萬人參與,至今卻始終維持旅客與島民之間平衡和諧的「文化生態」,怎麼辦到的?策展人北川富朗與福武總一郎說:「我們希望爺爺奶奶對生活找回信心,打起精神。」


透過外地人對自己家鄉人、事、物的喜愛,讓他們對島上的生活產生自信,把村落原有的生活態度、風土特色,教給外來旅客、回鄉探訪的孫子,以及國際藝術家。這些年來,島民的支持就是最好的回饋。對藝術祭從懷疑到認同,最後自發性地參與協作-台灣藝術家王文志的竹編藝術《小豆島之戀》,日本藝術家五十嵐靖晃的漁網藝術《天空織網》等作品,都是與當地村民漁民共同創作。


如果沒有真正的理解,就不會獲得最終的認同。


我在瀨戶內海的那些日子,每天都深有感觸。讓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祭成功的力量,究竟是島民的支持、招募的世界志願團體小蝦隊(こえび隊),還是與土地相應而生的藝術現地創作呢?但無論是哪一個,北川富朗都做到了以耐心、決心和靈活性演繹共情,發展成相互交織的良好循環。讓這些人身上那根若有似無、隱形的線,能跨越語言的藩籬,伸向彼此。


因為共情時最重要的不是說出來的言語,而是,我們正在溝通的深層信息。


 

作者簡介|Alysha


INFJ。精品公關出身,洄游在公關和行銷之間,藝術與商業之間,擅長品牌文化價值及整合跨界傳播,喜歡閱讀書,但做得最好的是閱讀人。現下是一名漫遊穿梭在各地的城市游牧者。

 
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