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作家相片創新未來學校

沒有富爸爸也能創業?6 個管道找到你的啟動資金


對有志於創業的人來說,腦中常常會出現很多問號,這些創業的 Know-how,學校不會教。例如:如何才能找到創業的新機會?如果失敗了怎麼辦?以及最重要的是,第一筆啟動資金該從哪裡來?


創業就像一場馬拉松,創業家不能憑著一股熱血衝刺,而是必須謹慎且務實地規劃,若是短期之內市場出現變動、原本找好的投資人抽手,或是出現任何預期之外的意外,也能讓自己手上仍有保足夠的現金流,降低創業的風險。

 

創業需要多少資金?

當然,不同的地區、產業或是產品類型,所需要的創業資金數目都不一樣。舉例來說,若你只是要開辦一家小型工作室,啟動資金可能十萬就夠;但若你的業務更加複雜,可能需要近百萬。


創業者可從以下列出的項目,計算自己需要多少啟動資金

  • 營運費用:例如公司登記註冊、會計、稅金、法務、辦公室租金、水電瓦斯等。

  • 產品費用:材料、製造、供應商、製造、專利等。

  • 線上商店:網站架設、流量、設計、金流、電商系統等。

  • 人事費用:薪資、勞健保、獎金等。

  • 行銷推廣:廣告、促銷、活動、宣傳品印宣等。


若是一開始,你的資金沒那麼充足,可以試著先用更輕簡的方式進行,例如先不要花錢租固定辦公室,可以選擇費用更加彈性的商務中心、共同辦公室;在人力的部分,也可以先以外包、專案的合作,待業務成熟之後,再組建正式團隊。


錢從哪裡來?6 個常見資金來源

根據 Shopify 調查,創業資金通常來自幾個管道:個人儲蓄 (66%)、銷售收入轉投資 (30%)、來自朋友和家人的經濟支持(23%),以及個人貸款 (21%),這些管道可以被組合運用。


資金來源 1:個人儲蓄

沒錯,大多數初創公司創始人會使用個人積蓄作啟動基金,但是別忘了幫自己留下足夠的生活費用,因為許多新創公司在前半年,可能都不會有穩定的收入,所以預留 3~6 個月的營運資金與個人生活費用是非常重要的。


會計師建議,除了努力工作存錢之外,你還可以透過以下方法增加效率:

  • 致電您的銀行要求,降低利率,減少信用卡債務

  • 設立一個創業帳戶,每月自動扣款。

  • 仔細盤點支出並開始節流,停止很久沒使用的健身房、串流平台訂閱等不必要支出。


資金來源 2:親友支持

向家人和朋友借錢並不可恥,但為避免傷害感情,請將個人貸款的條款以書面形式寫下來,清楚列出借款金額、利率,以及償還計劃。此外,也要考量親友拿出這筆錢,對方是否會在短期內就需要用到,或是因為這筆錢而無法維持生活,例如長輩的退休金,就不宜動用。


資金來源 3:申請銀行貸款

目前行政院提供規模達 600 億元的青年創業貸款方案,幫助青年創業者跨過困難的資金障礙,對象為 20 歲~45 歲的國民,貸款金額最高可到 1,200 萬。目前已開放各家銀行申辦,申請人可就個人狀況去選擇銀行。


在申請之前,別忘了先花時間準備完整的商業計劃,以及確認自己申請的資格,並妥善評估風險。


資金來源 4:尋找天使投資人或創投資金

知名創業家郭家齊曾在商周專欄中分析,一般創投較少投資一個非常早期、尚未被市場驗證過的公司。此外,即使你的創業題目非常棒,吸引到了創投,但是也要特別留意股權的分配,以免創業成功,卻失去了對公司的控制權。


若是在創業前期階段,較適合尋找「天使投資人」,通常他會投入一筆資金,換取公司一部分的股權,但不會干涉公司的營運,對投資的回報也不會那麼強求。此外,許多天使投資人也樂意帶入一些人脈或商業機會給公司。


資金來源 5:群眾募資

在網路發達的時代,愈來愈多創業家會採取群眾募資的方式,獲取第一筆資金,以啟動產品或是測試服務。群眾募資可分為股權型、債權型、捐贈型及回饋型


其中,目前最常見的形式便是像嘖嘖這類型的「回饋型」募資,發起人可在平台上宣傳並推廣計劃,而贊助者可以得到募資完成後的產品或其他回饋。


資金來源 6:政府補助

政府為鼓勵創業,不論是中英或地方皆提供多項創業補助,例如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提供的創業補助計畫 SBIR、經濟部商業司的服務業創業補助 SIIR,或是台北市政府產發局提供的 SITI 補助計畫……。


但是要特別留意的是,許多政府助案通常需要創業者已投入資金並開始運作,無法作為常態性金流;此外,補助款常常是用自籌款 50%、補助款 50% 的方式運作,所以較適合作為創業時的輔助資金來源


 

資料來源:

 

創新未來學校 推薦課程:

新產品開發企劃書撰寫 11/18 (五) 或 11/12(六) 線上開課 針對公司內部或客戶需求, 產品企劃書撰寫流程教學, 課程以個案搭配實務演練, 掌握新產品開發企劃書的撰寫要訣!

以上課程均視疫情調整,歡迎私訊 LINE@、來電 (02)6617-1766,或關注粉絲團最新資訊!
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