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創業如何開始第一步?你得先問自己「這一個」問題!


根據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調查,在 2020 年台灣 18 至 64 歲成人中,創業的比率為 8.4%,也就是說,每 100 個成人中,就有 8 個人正在進行創業;有趣的是,調查也發現,未來 3 年民眾試圖創業的比例,從 2019 年的 14.4% 成長至 15.5%!


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想創業?尤其是在疫情重創全球產業,停工、減薪,以及更加彈性的工作模式興起,許多工作者赫然發現,按部就班的人生似乎不再那麼吸引人,進而興起創業的念頭——相較於金錢與財富,根據 Cox Business 調查,超過 2/3 的中小企業主的創業動機,都是為了當自己的老闆,或是渴望從頭開始打造屬於自己的產品及服務;僅有 8% 的動機是為了金錢。


但是如何確保自己的創業能夠成功?第一步,就是從你的創業動機之中,找出可行的商業模式!


創業前,先問自己一個問題


有了創業的想法,又該從何開始呢?MIT 創業大師比爾.奧萊特曾說:「創業精神既是一種思維,也是一種技能。」他在《麻省理工 MIT 黃金創業實踐攻略》一書中分享了紀律執行 24 個創業步驟,而這一切的起點,就是先找出你要開創什麼事業


在多年的教授經驗中,奧萊特聽過許多學生的創業動機,他將這些理由都歸結成 3 個不同的類別:

  • 有構想:你想到某個新事物,可以改變這個世界,或是其中的一小部分,把它們導向正途,又或者,改變某些能強化你很熟悉、想要實現的既有流程。

  • 有技術:你找到技術面的突破,想要善加利用,或想要加速這項技術的發展,以便能為人類社會帶來正面效應。又或者,你已經學會某項技術面的突破,並看到其中巨大的商業潛力。

  • 有熱情:你有自信,也樂於督促自己盡可能以最廣泛的方式,發展自身技能。你可「可能也相信,成為創業家是對這個世界發揮最大影響的方法。或者你只想為自己工作、掌控自己的命運,但還沒有想法或技術,因此想要多了解創業,同時尋找適合的概念、技術或夥伴。(請繼續讀下去,以了解如何憑藉熱情去找到適當的概念或技術。)


很多人會說,創業家必須找出「客戶痛點」,才能找到願意付錢來解決問題的客戶,進而獲利。但奧萊特卻認為,若是一開始就只追尋痛點,反而會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,就是創業要與創業家的價值觀、興趣、專業相契合。或早或晚,創業家自會找到具有痛點的客戶,或是找到願意花錢尋找解決方案的客戶。


因此,不論你為何想創業,一開始你必須先回答以下這個問題:有哪一件事,是我樂於長時間去做,而且能做得很好?


一旦你能回答這個問題,就能踏出發現客戶痛點的第一步。因為這是你有興趣解決的痛點,而且也是你覺得有趣、也具備一定專業的領域。


熱情之外,找出你的「使用者創業」商模

創業家必須具備熱情,但只一腔熱血卻遠遠不夠,你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技術或是構想。奧萊特建議,若是你毫無頭緒,不如先盤點你的個人興趣、優勢和技能,這樣就可以做更充分的準備,辨識出創業良機。你可以獨自做以下這項演練,也可以和一群潛在共同創辦人合作。


要考慮的事項包含:

  • 知識:你的學、經歷集中在哪個領域?

  • 能力:你最擅長什麼?

  • 關係網:你認識哪些具備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?你認識其他創業者嗎?

  • 財務資產:你能否取得足夠的財務資本,或是必須仰賴僅有的微薄存款來創業?

  • 知名度:你或你的夥伴因何而知名?工程方面的技能?對光纖瞭若指掌?

  • 過去的工作經驗:你之前做過的工作,有哪些不效率之處或「痛點」?

  • 對特定市場的熱情:提升醫療保健水準這個想法,會激勵你嗎?那教育呢?能源?交通?

  • 投入程度:你有沒有時間和精力可以投入這份志業?你是否已經做好準備,把新事業當成你的唯一焦點?


舉例來說,如果你或你的創業團隊擁有扎實的程式撰寫與專案管理技能,可能比較想去寫網路應用程式。如果你是快速打造原型產品的專家,可能會考慮開發某種實體商品。或者,你過去的工作經驗是在教育界或醫療界,可能想的是要拿出什麼法寶,來提升業界的水準。


通常,你會找到一些對你個人有益、可以改善某些事物的構想或技術,然後發現這個構想或技術,也具備可以協助他人的潛力。這種現象稱為「使用者創業」(User Entrepreneurship):考夫曼基金會(Kauffman Foundation)發現,在所有至少存在 5 年、以創新為本的新創公司裡,將近一半的創辦人都是使用者創業。


創業就是,做好一件你真正想做的事

「使用者創業」的概念,恰好與《一人創業》書中的觀念有所連結。作者坂本憲彥認為,創業者需要的不是 SOP,而是聚焦一件你「真正想做」的事,從「真實的自己」與「現有的資源」來定位


坂本憲彥認為,若是因為「這個東西似乎有賺頭,但其實自己完全沒興趣」而選擇了創業,縱使有心向前邁進,也無力持續。如果勉強為之,只要一碰到小小的障礙,馬上會有挫敗感。而且順著潮流走的生意,通常都會出現很多競爭者。在這麼多的競爭者當中,有熱愛這種生意的人,有很會做生意的人,也有資金相當雄厚的人。經驗、資金等條件皆不如人的創業新手,想要在這些競爭好手當中輕鬆賺到錢,並不容易。


因此, 最好的創業,應該是 以「個人軸」為中心,去思考什麼樣的生意,可以把自己想做的事情提供給顧客,並博得顧客的歡心。 這樣的優點在於,因為這是你真正喜歡的事情,你不會感到不耐煩或隨意放棄;此外,要了解顧客購買你完全沒興趣的商品或服務的心情很困難,但是,如果顧客和你一樣感性,要感受這種顧客的心情就不難了。

創業案例:英語教學 vs. 商業教育的失敗與成功

坂本憲彥自己就有靠「市場軸」做生意卻失敗的經驗。他所瞄準的市場,是現在仍然很夯的英語會話。當時,他周遭的英語會話市場非常壯觀,進入門檻可謂非常低。他認識一流的英語老師,也有「想學英語」需求的潛在顧客,多到可以用千為單位來評估。於是他認為「這條路可行」,就邁開腳步了。結果,這條創業之路走得並不順利。

坂本憲彥事後檢討,因為他本身對「英語」這個商品,完全沒有興趣。他的腦中想理解想學好英語的人的心情,但是他的心卻沒有投入相對的心血。於是坂本憲彥成為這個市場上的被動者,無力反擊其他的競爭對手,最後只能黯然退出英語會話的事業。

然而,在巨大的英語會話市場栽了跟斗的坂本憲彥,卻靠著商業教育事業做出了閃亮的成績。

這之間的不同到底是什麼,就是「因為商業教育事業是他想做的。」

看到那麼多的人,透過他的商業教育成功獲利也得到幸福,坂本憲彥就會為他們感到相當高興。因此,他廢寢忘食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,這種投入的思維滲透到這個事業的每個角落,結果就是不斷刷新成績。

 
 

創新未來學校 推薦課程:


11/18 (五) 或 11/12(六) 13:30-16:30 線上開課

針對公司內部或客戶需求,

產品企劃書撰寫流程教學,

課程以個案搭配實務演練,

掌握新產品開發企劃書的撰寫要訣!

以上課程均視疫情調整,歡迎私訊 LINE@、來電 (02)6617-1766,或關注粉絲團最新資訊!


​聯絡我們

創新未來學校-logo-02.png
  • Facebook的 - 白圈
  • Instagram的 - 白圈
  • line-icon
  • blog

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84號4樓之2

週一至週五 10:00~19:00

(02)6617-1766 

線上學習顧問帳號搜尋
@innovator_school

en.png

感謝來訊詢問 | Thanks for submitting!

-PMP

-NPDP

-品牌行銷課程

-行銷企劃課程

-數位行銷課程

© 2024~2030 Innovator School. All Rights Reserved. 

版權所有 © 創新未來學校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