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不容易揮別無趣、令人厭倦的舊公司,找到一份新的工作,不只工作環境更好,而且薪水更高、產業未來更有前景,一切都是那麼地美好!但是才去了幾天,就發現新工作跟原本想像得不太一樣,好像不是我想要的,但才剛到職,該怎麼辦呢?
若你現在也正在因新工作不如預期而苦惱,你其實並不孤單,許多工作者也和你一樣,正陷入「轉職衝擊」(Shift Shock)的處境。
什麼是「轉職衝擊」?
美國求職網站 The Muse 聯合創辦人兼首席執行長凱瑟琳.明休( Kathryn Minshew )指出,根據 The Muse 在 2022 年進行的調查,在 2500 多名受訪者中,高達 72% 的人表示他們經歷了新工作與他們預期的有所差異,導致他們產生驚訝、焦慮、不安或後悔的情緒,而明休將這種狀態稱之為「轉職衝擊」。
調查也顯示,41% 遭受轉職衝擊的人,會在 2 至 6 個月內跳到另一份新工作,而有近 5 成(48%)的人表示他們會試著「回鍋」之前的公司。
職涯專家 Amanda Kay (亞曼達.凱)表示,雖然在疫情期間,轉職衝擊的發生似乎更加雖頻繁,但這並不其實並不是什麼新鮮事,因為正確地描寫工作描述(JD)並不簡單,例如發布訊息的人資可能沒有正確資訊,或是公司因為急於找人填補空缺,所以源加了許多承諾和福利,想要吸引更多人才進入公司。
面對轉職衝擊,若你還不想那麼輕易就做出離職的決定,不妨先透過 4 個步驟來減少轉職帶來的不適應與期待落空:
Step 1:放慢腳步釐清現況
你可能覺得自己做了一個錯誤的轉職決定、找錯公司,不知下一步該怎麼做,這些自責與情緒可能會讓你慌了手腳,衝動行事。停下來,拿出一張紙和筆整理思緒,誠實地自問:
我現在的感覺是什麼?從何而來?
是因為公司的文化、工時過長、工作內容和原本面試時說好的不一樣,還是同事感覺合不來?
這些是公司的組織、結構或制度問題,或只是與自己個人喜好有關?
列出你的問題,並評估它們使你感到困擾的原因,並試著採取行動去調整。
舉例而言,若你覺得每天進辦公室上班有點累,更想要找一份可以遠距的工作,這就屬於個人偏好問題,除非你自己調整好心態,否則就需要尋找另一份符合期待的工作。但若原本面試時說好不需要加班、周末正常放假,但是卻每天工作 10 個小時,而且還要排休,這就屬於公司的問題。
Step 2:追蹤 21 天內的工作內容
很多人說習慣養成需要 21 天,所以若你想要評估自己是否喜歡某件事,也需要 30 天,包括一份新工作。
在日曆或日記中記錄追蹤你的任務,然後在下班是檢視它們是否與你同意做的事情一致,並將你覺得需要解決或討論的重要問題以重點色標記。
經過 21 天,可能會意識到,雖然你所做的事情和原本預期的有所落差,但它們可能仍屬於部門或這個角色的相關任務。
Step 3:與主管或 HR 展開討論
一旦你蒐集到相關的數據或紀錄,不妨與你的主管或 HR 討論你的想法。別害怕這會讓你顯得不好管理,因為主管們本來就必須解決新人的適應期中的問題,否則好不容易找到的新人很快就會離職,這對公司而言是巨大的損失。
在討論時,別忘了準備好具體的例子,讓你可以更輕晰地說明你的期望,與你正在做的事情。若只是無心之過,或是特殊情況,你們就可以一起討論如何調整之後的工作內容。
Step 4:提出替代方案
如果以上的努力都不奏效,很多人會選擇離職,另外找工作或乾脆回鍋。但是若你手上沒有另一份邀約,也沒有除了其他收入來源,快速離職可能會帶來強大的經濟及心理上的強烈壓力。
若目前的工作雖然不甚令人滿意,但沒有出現嚴重的超時工作、霸凌、主管情緒攻擊等危險情況,你也可以選擇先待在目前的崗位上,花一點時間重新評估你的目標,例如我們之前介紹過的離職開悟筆記,昇華自己的負面情緒,然後察覺到清晰的真實心聲。
或者你也可以想想:未來 5 年、10 年想要變成什麼樣的人,如何才能更接近這個目標;現在這份工作對你的目標有幫助嗎?若是沒有,你會需要什麼樣的環境?
此外,你也可以試著使用 104 或其他平台提供的工作價值觀量表,找到自己最在乎的 5 項排序,思考目前的工作是否符合?若沒有的話,你留下來的最大誘因是什麼?其他工作是否也能提供這些?
若你的決定仍是要離職,也沒有關係,重要的是釐清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。也別怕自己過於頻繁轉職會給下一份工作的主管不好的印象,因為這些都可以透過履歷設計、事先準備好說法來解決。
資料來源:
創新未來學校 推薦課程:
5/14 (日) 開班 熱烈招生中!
高度國際化、實務化的行銷企劃培訓!
助您破除職涯定位迷惘,
有效縮短工作撞牆期!
🔎 更多業界優質課程,歡迎洽詢:
創新未來學校|線上學習顧問LINE@
創新未來學校|FB粉絲專頁
創新未來學校|Instagram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