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別等專案失敗才後悔!PM 前輩最想分享的 6 個專案心法



「早知道會這樣 ,我就多花一點時間去溝通」、「沒想到少做這件事,卻導致專案時程延後」,身為一名專業的 PM,在每一個專案完成後,你一定會留時間總結專案經驗,透過覆盤,總結這次學到的知識與經驗,讓自己下次做得更好。


面對耗日費時、充滿著各式各樣挑戰的專案,以下 6 個來自 PM 前輩們的血淚經驗與真誠建議,一定可以幫你提前掃雷,少走一些冤枉路!



建議 1:寧可過度溝通,也不要溝通不足

「我溝通得還不夠嗎?我甚至還覺得自己過度溝通!」每一名 PM 的行事曆,都塞滿了大大小小的會議。但是仔細想想,你的每一次溝通,是否都有邀請利害關係人與會,或是讓資訊透明同步呢?


檢視一下,你是否在無意間排除了一些成員,或是因為你認為、假設某些人不需要知道這麼多細節,而忽略了與他們之間的資訊同步。若你擔心過度打擾其他人,不妨坦率地詢問對方:「你是否需要我隨時更新資訊」、「你希望我用什麼樣的頻率或方式,邀請你參與每一次的討論交流?」


事實上,專案中的溝通不只是為了同步資訊,分享來自客戶或重要利害關係人的反饋,或是時時交流、討論更好的做法,也有助於專案團隊的共識凝聚與促進信任。


別忘了,在專案之中,寧可頻繁且多次溝通,也不要讓專案成員有錯失訊息的風險。當專案成員對現況理解得更多,他們對自己在專案中的角色及需要完成的任務也會更清晰,這對專案的順利推進非常關鍵。



建議 2:如果沒有明確的專案範疇,就不應該貿然開始啟動

每一個新專案都是一個充滿可能性的新挑戰,但是若你沒辦法明確定義出這次專案範疇——在不清楚專案的目標、需要的資源、預估完成的時間、需要交付的成果,以及未取得利害關係人的認可,你就不應該貿然啟動。


若是專案範疇模糊不清,就很容易面對範疇潛變的風險,不論是時程延宕、成本超支,或是品質不如預期,都是 PM 難以承受的後果。因此,不論公司或客戶再怎麼催促,儘可能在專案規劃階段就界定明確的範疇


建議 3:讓高階主管承擔更多社交及倡議任務

許多 PM 都非常抗拒讓高階主管涉入專案太多細節,因為擔心他們提出太多第一線難以執行的奇思妙想。但若你平時就能透過會議邀請、定期專案回報,讓高階主管充分理解你的專案,當你需要管理專案客戶、外部利害關係人,甚至是協調爭取資源時,對方就能在你需要時為你的團隊掃平障礙,或是幫你獲得關鍵資源


尤其是在一般情況下,公司可能會同時啟動數個大大小小的專案,而不同的專案之間可能必須要競爭資源與人力。若能讓位階較高、權限較高的主管承擔更多社交與倡儀的任務,在內部網絡之中,你們的專案就可能獲得更多的支持,專案也就更容易成功。



建議 4:將專案規劃視為一項合作的任務

PM 一定會在專案的起始和規劃階段,就開始進行利害關係人的需求訪談、團隊成員的共識凝聚,以及明訂出各種流程、時程及任務執行方法,但最終,這個最後整合的工作還是會回到 PM 自己身上。


但是在實務上,很多 PM 因為時程太趕、充滿不確定的情況下,只能自己關在會議室中想像整個專案的規劃,導致專案的多數利害關係人並沒有從頭到尾參與,也很少被諮詢,導致專案進行過程中,可能會面臨大規模的調整與修改。


也有 PM 前輩指出,若是再重來一次,他們會在專案的一開始就善用高階管理者的資源。沒錯,他們通常一開始就會參與專案的籌備,但通常就只是「在那裡」,而沒有發揮太多的功能。事實上,高階主管的參與度愈高,愈能有效匯整資源、確認需求、爭取預算,以及減少返工。



建議 5:與專案客戶共享專案預算

讓專案的客戶定期了解專案預算狀態,可以幫助他們更快掌握專案的進度的現況,當專案出現必要變更時,可能也會加速核準的速度。同樣地,若專案的財務狀況成為問題,他們也會更願意幫助你,使專案預算回到正軌。


別忘了,客戶雖然希望專案成功,但若他們並不清楚專案的預算執行狀況,當 PM 需要尋找降低成本,或增加收入的方法,他們就不太可能理解和提供幫助。


建議6:勇敢替換掉有問題的資源

在專案的進行過程中,你是否會有一些預感與直覺?例如團隊中有一位成員總是不太願意配合,或是在運用某個資源或工具時,總覺得卡卡的,不太順暢?若你一直在思索是否要換掉、置換掉這個有問題的資源,但又不太確定,那就請相信你的直覺——寧可快刀斬亂麻,也不要當專案已經進行到後期,又要回頭去更改,不只耗時費錢,也會導致客戶對你的信任度降低。


 

資料來源:

 

創新未來學校 推薦課程:


2023/03/11 盛大開班!限量招生中

<一門遲早要學的職場必修課>

想升級為​專案經理、考取 PMP® 證照?

學習國際化專案管理技巧

PMBOK® Guide管理知識內涵與實務操作

進化成全球搶手的金三角PM人才!


以上課程均視疫情調整,歡迎私訊 LINE@、來電 (02)6617-1766,或關注粉絲團最新資訊!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