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放棄才會有轉機?3 招跟「有毒」的人際關係說 Bye Bye!



你是否也常面臨這種困境:明明是不想做、也沒有必要做的事,自己卻絲毫未覺,只因為「難得做了……」、「好不容易才……」等理由而持續嗎?面對朋友、同事等人際關係,愈相處愈覺得心累?


小心!這些人生的「沉沒成本」,會在不知不覺間變成我們的重擔。


《世界已經回不去了,學會放棄才有轉機》作者澤圓(Madoka Sawa)自1997年進入日本微軟,不只曾締造億元業績,更曾拿下由比爾.蓋茲親自頒發的「董事長獎」,身為風光無限的高階經理人,他卻在2020年疫情期間選擇急流勇退、放下過去的成功經驗、曾經投入的心力、好不容易獲得的薪資和社會地位,讓自己的人生開始朝「自由」轉變。


面對疫後的新常態,澤圓(Madoka Sawa)將教你如何正視並接受「放棄」的可能,拋下阻礙你前進的沉沒成本,不對自己說謊,不勉強自己,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,拓展人生的無限可能!以下為精彩書摘:


人際關係 再舒適的關係也會變調

有什麼方法,可以消除在不知不覺中、一不留神,就壓在身上的沉沒成本呢?在第 3 章,我將介紹能讓你實際「放棄」各種事情的具體方法。


首先就從人際關係開始。


人際關係淪為沉沒成本的狀態,是指人生在某個時刻建立的關係,之後仍拖拖拉拉地延續下去,變成「雙方理所當然要在一起」的狀態。


最典型的關係就是以前的同學和同事。單純的老同學或老同事,未必就值得現在的自己無條件花費時間在他們身上。當然裡面也包含一直都很有價值的關係,重點在於要把這些關係當成自己的選項之一。


只要你暫且將這種可能性放在自己的心上,就會發現「咦?我們講話好像不投機耶」「感覺跟他在一起沒什麼收穫啊」,對於變化就會更加敏感。如果你有這種感覺,或許就代表那段人際關係正逐漸淪為沉沒成本。


總之,你大可懷疑那段人際關係,是否早就已經不值得自己花費時間。


當然,你們過去一起共度的時光是有價值的,但你們彼此的成長向量無論如何都會改變,所以這並不能保證你們的關係值得繼續花時間經營。


評估一段關係的基準是,如果你們之間的話題都圍繞在「過去的事和回憶」,或是趕流行的「速食話題」,那就要小心了。我並不是說那種話題完全不能討論,而是彼此的對談變成以那種話題為主、令你感到煩躁的話,代表這時你可以刻意減少與對方見面的頻率了。


偶爾才吃一次的泡麵堪稱人間美味,但是當它變成主食以後,最顯而易見的壞處就是有害健康吧。你也差不多到了追求有營養的人際關係的時期了。


我希望各位都能記住,人際關係是一種「配對」。


你和 A 見面時,不能因為你覺得很煩躁,就認定 A 這個人不好或是很無趣。要是你有這種誤解,視角就會變成「我可以,但是他不行」,變成只靠身分地位來判斷別人。


你只是在過了好幾年後,「湊巧」和對方發展成這種關係而已。人際關係終歸是一種「關係」,重新評估彼此的關係一點也不過分,也不代表什麼。只是你要明白,重新評估關係後,並不會導致對方失去價值。


在某些情況下,與過去曾經照顧過自己的人,也可能會變成那種關係。我本身也有個一直都很感恩的人,也有好幾個人對我非常好。但是因此要我無條件將自己現在的時間分配給對方,那又是另一回事了。


人際關係會不斷改變下去。


感謝對方過去的關照,這份心情並不會改變,只要這樣就足夠了。沒有必要勉強自己每個月都和對方去吃飯喝酒、用行動來表達自己的感謝。


即便是對方主動邀約,只要自己沒有意願赴約,就算對方是曾經關照過自己的人,也要找個不會得罪人的藉口,調整與對方見面的頻率。


面對人際關係,始終都要著重於彼此是否能夠互相給予價值。


放棄淪為沉沒成本的人際關係①:減少單獨相約的頻率

有些人一旦主動減少邀約頻率,就會開始擔心「不曉得對方有什麼感覺?」「這樣做果然還是很失禮吧。」


但是,如果對方真的覺得你的行為「很失禮」,正好代表這段關係可以結束了。只因為這種事就受到影響的關係,意味著雙方根本的價值觀已經有了歧異,換作是我,就會覺得「那就這樣吧」。


反過來說,當你覺得這段關係有些不對勁時,主動減少見面的頻率,也可以當作是考驗這段關係的價值。


雖然我使用「結束」這個詞,不過當然不可能突然跟對方絕交。


這終歸是指減少相約的頻率,具體來說,就是不要明確地決定相約的日期,改用「有時間再去吧」「有機會再一起去」這類模糊不定的說詞或許是比較簡單的作法。


人生理所當然每個人都只有一次,而且無從得知何時會結束這一輩子。加上一天還有 24 小時的限制,考慮到時間的分配,不管怎樣都需要重新評估花費在人際關係的時間。


即使你覺得人際關係「一如往常」,但你還是會遇見新的人,總是會感到負擔。因此,我們不得不為人際關係排出某種程度的「先後順序」。


況且,活在資訊如此氾濫的社會裡,為了讓自己成長下去,需要不停汰舊換新。這時若只是因為對方過去曾經照顧過自己、以前的交情很好,就受限於這種關係的話,等於是浪費現在寶貴的時間資源。


總而言之,就是不要變成「等價交換」。


這裡所謂的「價值」,並不是指對方身為一個人的價值。只要隨時意識到這一點,就不會輕易導出「對方沒有價值」的想法了。


前面我提到,人類「想要認為自己很重要」,如果能夠反向思考、認為「其他人並不重要」,就能夠順利地建立人際關係了。


這一切終歸只是因為你和對方活躍的領域改變了而已。而且,為了讓彼此都能繼續成長、幸福地活下去,所以你才需要主動改變邀約的方法。



放棄淪為沉沒成本的人際關係②:只約定「大家相聚的機會」

如果你很排斥模糊不清的邀約,也可以試著設定大家相聚的機會。不要把場合設定成單獨見面,而是妥善運用「下次同學會再見」這種為許多人共同準備的場合。


各位應該都曾經在活動或聚會上被介紹給別人,或是有人透過網路接近自己,並且接到對方邀請說「有機會一定要跟你見面慢慢聊」。


雖然對方以為「單獨邀約的話你應該會答應」,但你有時候應該也無法理解,為何自己必須撥時間去見他吧。


無法掌握對方的意圖,或是感覺自己被利用的時候,只要這麼告訴對方就好:「以後還會有類似這樣的活動,到時候你一定要來,我們一起參加吧。」


即使活動和聚會並不是由你主辦,也沒有關係。


總之,當下還無法判斷對方是否值得你單獨安排時間給他的話,那就用截然不同的方式告訴對方。這麼做的理由很簡單,因為人生的時間終究有限。如果不能妥善管理時間資源,「沒有惡意的外人」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奪取你的時間。


順便一提,如果對方參加了你當初邀約的活動或聚會,代表他願意特地花錢和時間來見你,你們的關係就會稍微發生一點變化。某種意義來說,這或許可以說是你欠了他一分「人情」。


雖然你不必勉強和對方往來,但這也算是一個與對方建立新關係的好機會吧。


放棄淪為沉沒成本的人際關係③:人際關係不是資源,就只是關係

想要建立一段不易淪為沉沒成本的人際關係,那你也要注重以「不被對方奪取」的形式來建立關係。


經常有人對我說「想跟你請教做簡報的技巧」,但是我百分之百肯定,有成就的人都會試圖自行解決問題。


舉個例子來說,我的朋友流鄉綾乃小姐,是昆蟲技術企業 MUSCA 股份有限公司的前執行長。她在一場活動上認識了我太太,曾經找我太太談說「我最近有一場比賽,所以想要了解一下學習簡報技巧的方法」。


那時的她並不是說「想要見我一面」,而是說「想請教學習的方法」。因此我太太推薦了幾本我的著作給她,她當場就買了書,後來也非常仔細研讀這些書。結果,她一次都沒有見過我,就在那場簡報比賽漂亮地拿到優勝。


後來她第一次見到我時,還特地當面向我道謝,那時我知道事情的原委以後,非常感動,於是我告訴她「下次還有需要的話,隨時都可以來找我談喔。」也因此我們至今依然保有良好的交情。


但是,我也遇過很多與這件事完全相反的經驗。像是在活動會場上,只不過是透過熟人碰巧認識的人,劈頭就對我說:「我之後需要做簡報,請你教教我。」


如同我前面提到的,我的回答是「我最近會舉辦關於簡報技巧的講座,請你務必來參加」,但還是會有人試圖透過我太太來占用我的時間,或是寄來他自己做的簡報影片說「請你看一下」、強迫我提供建議。


簡單來說,這就是沒有努力做到社會人士基本要有的「自主解決能力」,也就是沒有「先自行解決自己的課題」的狀態。


而且根本上最奇怪的是,將人際關係視為自己「所有物」的態度。


關係(Relation)和資源(Resource)是完全不同的概念。我認為前提是,關係終歸是一種交互作用,既然都是大人了,那就需要「互相貢獻」。人際關係就是這樣成立的,照理說社會本來也是這樣建構起來的。


不過,資源是一種所有物。如果是個人擁有的物品,個人就可以任意使用,但不論再怎麼把關係視為一種資源,我們也不可能隨意控制別人。


即使狀況沒有這麼極端,不過在我看來,當你覺得這段關係「好像怪怪的」,通常就代表它正在以關係為名義,削減你的資源。


因此,在你覺得有些奇怪,或是感覺到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遭到剝奪時,就要挺身悍衛你寶貴的資源。引用外商企業的說法就是「圈圍」(ring-fence),最重要的是要圈起自己的預算和時間等資源,好好保護它們。


這世上每個人的思維都不盡相同,所以各位一定要學會站在圈圍保護的觀點做人處事。


 


 

創新未來學校 推薦課程:

7/15(五)線上開課 透過五張企劃表單的實作演練式學習, 迅速上手行銷企劃邏輯, 找到最適合的企劃方案!


優惠招生中!

高度國際化、實務化的行銷企劃培訓! 助您破除職涯定位迷惘, 有效縮短工作撞牆期!

以上課程均視疫情調整,歡迎私訊 LINE@、來電 (02)6617-1766,或關注粉絲團最新資訊!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