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社群近來是否也被超強大 AI「ChatGPT」對話紀錄洗板?經過測試,ChatGPT 可以寫文案、解程式、提出產品企劃、建議行銷方案,不只擔任客服也有模有樣,甚至還可以跟你聊天,探討產業的未來,也讓許多人紛紛說:「我們都要失業了!」、「是不是該換工作了?」
雖然 AI 並不會立刻全面取代我們的工作,但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時機點,幫你重新釐清思考自己真正的天賦與價值,並做好轉職的規劃與準備。
若你也有轉職的規劃,以下 5 個心法一定要先知道,才能一試就成功!
心法 1:先在公司內部找機會
想到轉職,很多人第一個念頭就是換一間公司,甚至轉換產業,但其實公司內部有許多不錯的機會,而且相較於外部競爭者,你會更有優勢。
怎麼說呢?因為對於公司而言,辨別人才、了解他的能力與特質,這件事情需要時間與付出心力,而相對於外部的求職者,公司更容易透過你過往的工作表現、主管評價,以及與同事協作的狀況做出判斷。
但是想要爭取公司內部轉職,也需要預先做一些功課。首先,你可以先研究公司內部是否已有平行調動的制度;接著,你應該盡最大的努力去了解你想要調動過去的職務工作內容——透過研究職缺、與這個新部門工作的同事聊聊,甚至是請對方協助模擬面試。
但是當你開始與其他人接觸時,也要先向現在的主管打聲招呼。這件事並不容易,但總比讓他從別人口中先聽到你想要調職好,因為你是否能夠成功調動,現有主管的意見至關重要。所以勇敢地約他聊聊吧!在面談時,你可以讓對方認受到,你的調動能夠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,例如,「想要嘗試○○○領域,因為這是公司未來重要的方向」,或是「根據過去幾年,做過○○○專案的經驗,我發現自己更擅長△△△,相信能夠發揮更大的效益。」
心法 2:善用你的人際網絡
若你想要尋求外部的機會或轉換跑道,也可以先運用你現有的人際網絡,不用急著去建立一個全新的人脈圈。
你一定聽過「六度分隔理論」,即世界上任何互不相識的兩人,只需要很少的中間人就能夠建立起聯繫。提出這個理論的學者葛蘭諾維特從波士頓市郊的牛頓市,挑出數百位專業及技術勞工, 仔細研究他們的求職經過。
他發現,其中 56% 是透過自己的人脈找到工作;18.8% 利用正式管道,例如廣告及獵人頭公司,另外約兩成的受訪者直接應徵。但是有趣的是,這些人脈大多屬於「泛泛之交」,也就是說,一般人不是靠親密朋友找到工作,靠的是一般偶爾聯繫、其實沒那麼熟絡的泛泛之交。
因此,你可以先告知周圍好友,你正考慮轉換職涯跑道,對哪些產業、公司較有興趣,或是在參加行業交流活動時釋放訊息,或是透過校友會的人脈,都可以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。若是你覺得久未聯繫,不好意思直接打電話,透過 Email 也是很好的做法。
心法 3:使用「STAR」框架
若你已經有了心儀的目標,正在準備面試,不妨使用「STAR」 框架,讓你回答 HR 或用人主管問題時,表現得更好:
情況(Situation):嘗試描述你所處的情況,例如你從事的專案,以及你需要克服的任何限制。
任務(Task):接下來,描述你在該情境的任務內容,讓面試官了解你要達成什麼目標、工作內容為何。
行動(Action):為了完成任務,你採取了什麼行動。儘量不要描述過多執行細節,而是讓對方理解你的行動背後有什麼思考邏輯,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論。
結果(Result):最終達到的成果,不論是好是壞,你從中習得什麼樣的能力與教訓
心法 4:建立新舊職涯之間的連結
轉職和一般求職最大的差異在於,過去累積的工作經驗與人脈,沒有辦法直接派上用場。但是若你能在原本的職涯,以及你想要轉換的新產業之間,建立一個有說服的連結,更能增加你的轉職成功性。
舉例而言,你過去是傳統出版社的編輯,想要爭取一份新媒體的企劃或行銷工作,你便可以強調自己對創作者的理解,深知如何協助創作者,滿足他們想要專注於創作上的需求。或是你過往執行過什麼類似的工作,例如過去為了協助新書推廣,你也常企劃與新媒體合作的提案,並成功執行。
心法 5:強化你的強項和特質
許多人不敢轉換職涯,是認為自己並沒有優秀到足以跨領域工作。但是請先別急著否定自己,職場上的「超級明星」雖然引人矚目,但畢竟是稀缺的存在,對於每個公司而言,勤奮、娺力、忠誠、樂於合作的員工,才是中堅力量。
因此,你可以先檢視自己的特質,有意識地強化其中某個特質,並在履歷寫作及面試時強調它。這種做法,可以協助你的未來雇主更快地了解你的特質,也會更清楚如何將你放置在更合適的崗位上。
資料來源:
創新未來學校 推薦課程:
2023/3/4(六) 開班 熱烈招生中! 從基礎、進階數位理論,
到實務操作完整培訓,
🔎 更多業界優質課程,歡迎洽詢:
創新未來學校|線上學習顧問LINE@
創新未來學校|FB粉絲專頁創新
未來學校|Instagram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