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誰說只能認輸?大企業面對新科技挑戰如何應變

Howie Su

破壞式創新造成不必要的恐慌?

每當有新技術或是新商業模式出來時,美國著名學者克雷頓.克里斯汀生(Clayton Christensen)的「破壞式創新」理論便會被拿出來大肆渲染,企業活在過去的榮耀中,公司的歷史與規模變成累贅,不馬上作為似乎就會滅亡。


許多時候,這只是顧問公司常見的銷售手法,翻開歷史,企業如柯達、百視達、泛美航空都因為長期佔據領導定位而疏於防備,被新技術或新公司取代,最終關門大吉。確實,偵查周遭環境變化、培養對新科技應用的敏銳度是企業與從業人員的義務,但也有許多百年大型企業依舊經營得風生水起,而且數量還不少,破壞式創新有這麼嚇人嗎?


圖、破壞式創新帶來許多企業變革

資料來源:哈佛商業評論


創新主要目的為彌補社會存在缺口

盧希鵬教授將數位轉型與數位優化詮釋的相當入神,他認為,數位優化是創造 2% 的改變,而數位轉型是帶來 200% 的變革,而這些改變,都來自於彌補「社會不流動」的缺口:微軟的 Teams 之於上班族、Uber之於交通,都是新型企業運用新技術彌補社會本來就有的缺口。


同理可說明,破壞式創新並不是以淘汰企業為主旨,而是新的技術與營運模式彌補社會存在的缺口,大企業需要警惕但不需過度焦慮的原因就在這裡,尋找現有的社會缺口(通常是在消費者行為與交易成本上),以自身規模轉為一種市場力量的推動變革,其實很容易抵禦新進者的衝擊


案例:農業生產設備商迪爾如何看到人口過剩趨勢

全球著名農業生產設備商迪爾(Deere and Company)可說是既有企業改變自我的實例,這家農業機械生產巨頭在 2014 年面臨農作物價格下跌、農人暫緩購買新設備的挑戰,為突破此困境,公司執行長 Samuel Allen 決定結合科技(感測器、機器視覺、自動化)與機械,協助農民產量和獲利能力,同時維持 4% 的技術研發支出,加上公司既有的規模優勢:


長久以來的機械安裝經驗與使用者痛點掌握,從單一農場開始推廣智慧機械,爾後邁向美國中西部市場,再拓展至全球。公司的創新是建立在更長遠的趨勢上:2050 年後的人口過剩危機、以及投入農業的人口將逐年遞減,善用自動化與人工智慧技術降低未來營運風險。


圖、迪爾公司正轉型為智慧農業設備提供商

資料來源:迪爾公司


案例:金融巨頭摩根大通的人才爭奪戰

迪爾僅是眾多大型企業中的其中一例,如果分析標普 500 的眾多公司中,可發現許多企業正面臨科技衝擊,但嘗試尋找消費者的社會缺口。


金融業者如 J.P Morgan 在面對金融科技時,必須同時迎戰新創、非金融競爭者(如Google、Amazon),以及監管機構的挑戰,為了獲得足夠的科技人才,公司從紐約東部往西部前進,在矽谷地區設立地區辦公室作為人才招募前哨站,一方面能更近觀察矽谷文化,一方面也可了解技術發展與非金融競爭者的動態。


公司觀察到部分的科技人才厭倦矽谷原有工作型態,想要在更多應用領域中發揮所長,而金融業為具備大量數據、可供科技人才發揮的好場域,現在的 J.P Morgan 透過大量投資雲端技術與延攬科技人才,已逐漸從傳統金融業蛻變為大型科技業者。公司看到金融業的數據種類、複雜性、創新度不比矽谷差,以此為基底,提供科技人才更大的發揮空間。


 

作者簡介|Howie Su


產業分析師,熱愛前瞻技術與科技產業,曾服務於家族辦公室研究單位,對於商業觀測、趨勢演進與財務併購具濃厚興趣。愛貓,亦愛浮潛與跳傘。

 

創新未來學校 推薦課程:


PMP®專案管理師 國際認證培訓班 2022/02/13(每週日) 線上課程開班! 提升專案工作績效、帶領團隊衝刺, 理論與個案實務整合教學, 成為全球搶手的金三角PM人才! PMP 學員心得:想要轉職成PM,會很困難嗎?

以上課程均視疫情狀況調整,歡迎私訊 LINE@,或關注粉絲團最新資訊!

57 次查看
bottom of page